该文章暂不对外开放评论,敬请期待!   0条评论

分享到

分享到

优质新闻分享

该定位仅保留管理员当前所在的国家和地区,会根据管理员所在的国家和地区实时变动发布于 凯里市

所属单位:凯里市

千动互联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

【开局行贵州·“打卡”黔东南①】来!感受文旅融合“最炫民族风”

发表时间:2023-05-20 12:25作者:李远莉 张鸿杰 申轲 王佳丽 吴路路 吴鹏程来源:多彩贵州网

编者按:


5月,初夏的黔东南,青山叠翠,生机盎然。


森林覆盖率在全省各市州排名第一;国家级非遗数居全国同级市州首位。坐拥“生态环境”和“民族文化”两大宝贝,依托资源禀赋,黔东南州的产业发展,充满了“绿色”底气。


让资源变产值、颜值有价值,黔东南是怎么做的?开局之年,跟着多彩贵州网记者的镜头,一起去“打卡”黔东南!






“侗族鼓楼旁,是苗族寨门,隔着小广场有一个汉族古戏台……”5月9日清晨,记者探访黔东南州凯里市下司古镇景区,恰逢导游陈坤为游客作介绍。


“这些历史建筑,见证着下司古镇的多元文化融合、民族团结进步。”五月的细雨,淅淅沥沥,濡湿了古镇历经百年风霜的石板路、飞檐翘角的建筑。


1.jpg


下司古镇立体牌坊


中午雨歇,游客逐渐多起来。来自重庆的陈先生夫妇,边走边用DV记录着古镇风貌。夫妻俩退休已有十多年,没事就到处旅游,走走看看,这是第一次来贵州旅游。“以前都是路过,这次专门来体验民族风情,这些建筑多美啊。”陈先生说。


“下司古镇有600多年历史,这里聚居着26个少数民族,多元文化的碰撞造就了这座古镇。”下司镇党委副书记杨小康介绍,下司在嘉庆年间被辟为商埠,民国时最为繁华,水陆码头商贾往来,是黔东南的重要物资集散地。


2.jpg


苗族寨门(左)紧邻侗族鼓楼(右)


2013年,下司古镇抢救性保护和维修了一批古建筑、古桥台、古码头,并开展综合环境整治。随着软硬件设施不断完善,2017年获评国家4A级景区。禹王宫、天后宫、广东会馆、阳明书院、下司古码头,这些古建筑成为游客流连忘返的打卡点。


在下司古镇,吃的玩的都别具特色。少数民族非遗产品蜡染、刺绣等,“变身”旅游商品;特色美食酸汤鱼、蓝莓冰粉、下司面条、月亮粑粑等,令人回味;赛龙舟、皮划艇激流回旋赛,精彩刺激。


3.jpg


下司蓝莓冰粉


贵州清江文化旅游开发运营有限公司运营总监张娜介绍,2023年“五一”小长假,下司古镇开展了“尚品下司·焰丽古镇”大型活动,累计接待游客16.54万人,单日游客最高达6万人。“目前,我们正积极为夏季的旅游高峰期做准备。”她说。


凭借深厚的多民族历史文化底蕴,下司古镇“颜值”变“产值”,正被越来越多游客熟知。


4.jpg


银匠村一隅


从下司古镇往北行60公里,记者来到黔东南另一个民族风情浓郁的景点:丹寨县卡拉村的“银匠村”。这里不仅汇集了本土的民族非遗技艺“抱团发展”,更引入了省外非遗项目,如广东“香云纱”。


走进“银匠村”,一座座吊脚楼,依山而建。不时有导游带着旅游团行走在“村”里青翠的林间,来往于各个非遗技艺工坊、展示馆之间。


相比下司古镇的历史积淀,“银匠村”的多民族文化集聚,可谓是“无中生有”。


5.jpg


“银匠村”的建设发起人王国春


作为“银匠村”的建设发起人,省级非遗“苗族银饰锻制技艺”传承人王国春对小小的“银匠村”,有着大大的愿景:聚集全国乃至全世界的非遗项目,打造一个国际化的非遗商品集散中心。


从最初只有银饰锻造,到汇集蜡染、刺绣、鸟笼编织等本土非遗,再到“本土非遗+全国非遗”,“银匠村”已发展成为集工厂、研发、培训、展示、销售、观光等功能于一体的全国性非遗项目聚集地,设有工艺精品展览馆、非遗传承培训学校、“国风非遗”研发中心和直播销售中心等。


蜡染+银饰、香云纱+蜡染、刺绣+银饰……在这里,古老技艺之间,常常碰撞出新的火花。2022年底,“银匠村”企业赴广州招商,与广州香云纱“我的设计师”达成合作成立公司,初期带动刺绣、蜡染工人等300余人就业,预计2023年实现产值3000万元以上。


“‘银匠村’与苏绣、蜀锦、云锦等非遗项目,正在谈合作。”王国春说。


“丹寨非遗虽然种类多,手艺也精,但长期都是小、弱、散的状态,没有形成大的产业规模。”丹寨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韦士勇说,“银匠村”抱团发展的模式,探索出了一条民族非遗技艺融合发展、共同做大做强的新路子。同时,丰富了旅游业态,有利于助推乡村振兴。


6.jpg


蜡染服饰


灿若星辰的民族文化和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,是黔东南打造国内外知名民族文化旅游目的地的两大“宝贝”。走文旅高质量融合发展之路,黔东南向游客展示着别样的诗与远方。


数据显示,2023年“五一”假期,黔东南州各景区景点人气爆棚,旅游接待508.81万人次,同比增长39.61%,实现旅游综合收入51.51亿元,同比增长61.13%。


无论是本来就有,还是“无中生有”,来一趟聚居着33个民族的苗乡侗寨,总能邂逅一场文旅融合的“最炫民族风”。




多彩贵州网记者:李远莉 张鸿杰 实习生/申 轲

黔东南州融媒体中心记者:王佳丽 吴路路 吴鹏程

ABUIABAEGAAgnfqUkQYogLS34QQw3gI43gI.png 内容审核:龙家军_QD001 |   责任编辑:龙家军   |   版权声明   |   回到首页>>>

龙家军(jiajun Long)是千动网创始人,同时也是千动网执行主编,主要负责对千动网站的日常更新和维护。我想对Ta说

Jiajun Long (龙家军) is the founder of imqdw.com and also the executive editor-in-chief of imqdw.com. He is mainly responsible for the daily update and maintenance of imqdw.com.

zhuomuniao.png

免责声明:该文章转载于他媒,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   |   我要举报

网友评论
登录/注册

说说你的看法~

评论

文明上网,理性发言,请遵守《千动网新闻跟帖评论管理规范》。*评论功能未启用,无法发表评论。

推荐阅读

推荐阅读

副标题

2023-05-27
2023-05-27
2023-05-27
2023-05-26
2023-05-26
2023-05-25
2023-05-25
2023-05-25
2023-05-24
2023-05-24
传播有价值新闻

千动网为非营利性综合信息门户网站,所刊登新闻秉持中立态度

侵权投诉/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邮箱:jubao@imqdw.com

百日行动

百日行动

副标题

法制新闻

法制新闻

副标题

联系我们

undefined   举报邮箱:jubao@imqdw.com

undefined   客服邮箱:kefu@imqdw.com

undefined   0855-18586541175

关于千动   |   About imqdw   |   服务协议   |   隐私政策   |   商务洽谈   |   法律信息   |   招聘信息   |   千动图库   |   网址导航   |   友情链接   |   网站地图   |   廉洁举报

Copyright 2019 - 2022 imqdw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
凯里市千动互联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   黔ICP备2022006721号-1

brand_bottom_small.jpg   copy_icon2.jpg